第390章,二十年弹指一挥间_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小说吧 >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 第390章,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0章,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一九八零年五月中旬,风和日丽的大西北,天气格外晴朗。

  就是这样美好的天气,长征型号运载火箭发射计划正式启动,今天将会发射长征火箭,把南天门号空间站节点舱给送到太空当中。

  任务很重要,整个航天发射指挥中心都十分紧张。

  经历过一次失败之后,很多人都怕再次出现失败的场面。

  陈国华望着那直冲云霄的火箭,心中一阵心潮澎湃。

  一旦节点舱发射成功之后,南天门空间站就可以很快完成了。

  只要南天门空间站完工了,那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环月空间站的建设计划了。

  南天门空间站是环地空间站,距离地球仅仅只是四百多公里的位置罢了。

  而环月轨道空间站是建立在月球附近,也就是位于地月之间的近直线晕轨道上,再接近地球和月球之间摆动。

  距离月球表面最近时仅为三千两百公里左右,是作为地球前往月球的中继站。

  “十九八三二一,发射!”

  伴随着一声令下,火箭准时准点启动,顺利发射。

  此时,直播画面出现在全国电视机画面当中,几乎所有有电视机的家庭都打开了电视机来观看这场直播秀。

  内地的实力之强大,并不只是报纸上面说说,而是敢于直播,将事实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这还是内地第一次进行火箭发射的电视机实时直播,仅仅只有十秒钟的延时画面罢了。

  即便如此,也震撼到了很多人。

  京城翠花胡同,陈家,此时的陈恭禄、云婉裳、胡萍姑他们这才发现了不对的地方。

  因为他们看着直播画面,居然出现了陈国华的身影,并且他还是站在比较靠前的位置。

  看样子,并不只是简单打酱油的角色,而是厉害角色才对。

  “原来国华他一直在负责航天工程,难怪国家派了那么多人来保护他.”

  一家人激动不已,他们也是直到此时此刻才知道这件事。

  可即便是知道了,也仅仅只是知道他在为国家航天事业奋斗,具体负责什么,又担任什么职位,却是不清楚。

  “爸爸太厉害了!”

  陈思、陈伟、陈向前他们这些孩子同样瞠目结舌,似乎都没有想到陈国华会站在那样的位置。

  “我一定要向父亲学习,努力学习,争取以后也可以报效祖国”

  看着电视机里那个熟悉的身影,陈思几个孩子都暗暗发誓道。

  九道湾胡同,马云禄家中。

  “老马,老马快来,你快看,那是不是陈教授?”

  四合院里,响起了房若欣颤抖的声音,带着哭腔,不仅仅吓到了马云禄,也吓到了他们的孩子。

  冲进房间的马云禄父子几人,看到房若欣指着电视机激动的样子,顿时松了一口气,却又好奇不已。

  便是邻居们也都站在门口不远处,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直到这个时候,电视机画面再次对准了陈国华他们这边,马云禄也瞬间激动了起来。

  自从陈国华离开北汽制造厂之后,后续又成为了振华研究所主任、北大数学教授,马云禄这些老朋友跟前者的关系就渐行渐远了。

  人这辈子,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朋友。

  后来,马云禄、曹同贵、关大伟他们也跟着进入了振华研究所工作,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自己跟陈国华的差距更大了。

  特别是伴随振华研究所在内地的地位越来越高,马云禄也更加谨小慎微了起来。

  当然,房若欣他们不知道陈国华是南天门空间站项目的总负责人,但马云禄是非常清楚的。

  毕竟他本身就在振华研究所工作,自然知道一些信息。

  所以他不是很理解陈国华为什么会出现在电视机,难道不需要保密了么?

  不过这些都不是他能够接触到的事儿,反正他必须要保密就对了。

  事实上,陈国华之所以会出现在电视机画面里,自然是因为外国基本上都知道了有他这么一号人物。

  这么说吧,在二十年前,也就是一九六零年,陈国华在白云城中大那边召开数学报告会开始,他就已经成为了华盛顿、莫斯科等相关情报单位刺杀名单上面的常客了。

  但二十年了,陈国华依然活得好好的的,因为他并没有离开过内地,哪怕一次都好。

  所以他们自然没有机会。

  现如今改开了,按理说对陈国华的保护应该更加严谨才对。

  然而,有些事儿,纸是包不住火的。

  与其被动,不如化被动为主动。

  何况现在电视直播需要一个领头人,陈国华这样的青年就最合适了。

  北大数学教授、顶级数学家、南天门空间站工程总设计师等头衔,放在陈国华这位年仅三十九岁的中青年身上,绝对是很多年轻人崇拜的对象。

  马家坟生产队,供销社里,电视机里正播放着南天门空间站节点舱发射的画面。

  运载火箭拖着长长的火焰尾巴,直冲云霄的画面,十分的震撼。

  尽管只是黑白电视机,但也依然让马家坟的村民们兴奋不已。

  “那是陈家那小子陈国华?”

  眼尖的村民们,刚开始看到的只是一闪而过的画面,但后来摄像头在陈国华脸上多停留了几秒钟,顿时让大家都看清楚了。

  钱冬生、陈二麻子、李树堂、小华佗赵驰元、郭继胜、方春梅、韩友根等人,一个个都目瞪口呆。

  二十年的时间,有些人已经不在了,比如黄世同,比如说胡先文。

  但钱冬生这些马家坟村民还活得好好的。

  并且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陈国华几乎每年都会回来马家坟一趟。

  尽管有些时候,不一定是大年初一或者清明节,但他和陈小月三姐妹必定是会回来一趟的。

  他们家的那三间房子,也依然还保存得很好,一看就知道常年修葺,否则的话,早就塌掉了。

  也因此,马家坟的村民对陈国华自然不陌生。

  现如今,大家居然能够从电视机里看到陈国华,确实很震惊。

  只不过,现实中,陈国华每次来马家坟的时候,也都是好几辆车,并且还有警卫。

  所以大家震惊之余,也很快想通透了。

  毕竟不管陈国华是否出现在电视机里,其实他在现实中的出行排场更让大家感到震撼。

  北汽制造厂的合作社里,这里住了很多北汽制造厂的工人,其中便包括了已经退休的白礼春、俞勇望等人,还有依然奋斗在第一线的劳崇光、孙恒、江若林、费天启、胡兴建、杜明礼、奚正林等人。

  这些都是陈国华以前的老同事或者领导。

  二十年时间,早已物是人非。

  比如当初的人事科科长范新河,前年就已经离开人世间了。

  以前被陈国华辅导过功课的范伟宏和范伟民两兄弟,虽说都没有考上大学,但也进入到了北汽制造厂工作,现在也已经是一名领导了。

  光阴似箭,二十年时间本来是很漫长的日子,结果却过得如此之快。

  他们也都看到了陈国华,但有人记得,有人已经不记得了。

  不过,被大家提醒之后,还是很快就想起来了。

  毕竟在一九六零年之后,陈国华可是被人民报等官媒报道过的,那是北大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当时可是轰动一时的‘当红炸子鸡’。

  南锣鼓巷四合院,谢小芳这位前街道办主任,早已经退休在家了。

  退休之后的谢小芳,没过几年就头发全白了,整个人都没了多少精气神儿。

  唯一还算好的就是腿脚便利,还能够照顾好自己。

  家里的电视机早已经换成了彩电,每天都有不少街坊邻居来她家看电视,她也是乐得如此。

  毕竟家里热热闹闹的,才是她这位老人最喜欢看到的场面嘛。

  房宏强、王元龙、官志萍、董大兴、范秀丽、姜援朝、胡德祥等人,此时也都在院子里,直勾勾地盯着电视机。

  内地第一次进行火箭发射直播,这种画面难得一见,所以很吸引人。

  也因此,附近的邻居几乎在直播开始前半个小时,就挤满了人。

  大家都是下班之后,火速吃完饭就赶过来看电视了。

  看到火箭升空,大家都欢呼雀跃,十分高兴地鼓掌,甚至有人激动到热泪盈眶。

  从解放时期、五十年代那个时期走过来的人,他们比任何人都希望看到祖国强大。

  此时此刻的电视机画面,那是现场直播,并不是电影画面,所以大家都很清楚火箭成功发射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国家强大、科技水平领先全球。

  其实电视直播的时候,也有广播员在解说新闻稿件,里面就叙述了一下此次直播的事件详情。

  很多普通民众并不知道南天门空间站节点舱是什么,但他们绝对听明白了这玩意儿目前就咱们国家有,其他国家没有。

  有这句话,就足够了。

  大家十分自豪这一点,因此有人激动到落泪,很正常。

  但是让谢小芳、胡德祥他们这些南锣鼓巷四合院的邻居们目瞪口呆的是陈国华,居然也出现在电视机画面里了。

  “嘶,难怪之前看到过他出门的时候都是坐车,甚至他家门口还有警卫员.”

  邻居们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陈国华一个北大数学教授,居然配备警卫员和汽车,原来他在默默地为祖国航天事业做贡献啊。

  他们不懂南天门空间站工程总设计师这个头衔到底是干嘛的,又有多少权力,但他们知道很牛逼就对了。

  能够站在领导旁边,跟着一起上电视,那能是一般人么?

  何况,在现实中,陈国华家就住在距离南锣鼓巷一公里多一些的翠花胡同,不管是胡德祥还是蒋福年,他们都知道陈国华家门口有警卫员的事实。

  没人见过现实中,比陈国华还要牛逼的北大教授吧?

  因为不少教授都是骑着自行车出门,就算坐小汽车的,那也是自个儿开车。

  “嗨,要我说啊,以前陈教授还喊我为胡大哥呢.你们这些算什么?要不是当时我妹妹德荣还太小,否则的话,我早就是他的大舅子了.”

  一群人看着电视机,开始吹起了牛逼,胡德祥以前就是食堂采购员,特别会来事,论吹牛当然不在话下。

  他说的妹妹就是胡德荣,她跟陈小月是同龄,也是一个十分勤快的女孩。

  当年陈国华就住在中院东厢房里,跟胡德祥、胡德荣、胡德佳、胡德胜他们四兄妹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特别是陈小月三姐妹刚从马家坟那边搬进城里住的时候,陈国华白天需要去第一附件厂上班,陈小月她们仨是跟着胡德荣三姐弟一起,这才慢慢熟悉了城里的生活。

  听到胡德祥这么吹牛逼,邻居们瞬间就被拉回了二十年前,往日一幕幕再次浮现在眼前。

  但是很可惜,当初大家都没怎么珍惜啊。

  特别是官志萍一家,跟陈国华四兄妹的关系闹得可是非常僵啊。

  陈国华当初之所以那么快地离开南锣鼓巷,官志萍一家绝对贡献了不少。

  当时年仅四岁的董爱国,现在已经二十六岁,听到胡德祥的话,也忍不住附和了一句:

  “胡大爷你吹牛吧?人家陈教授现在可是南天门空间站工程总设计师啊,怎么可能会看得上伱妹妹胡德荣呢?”

  胡德荣早已经嫁人了,现在都是一个实际年龄三十五岁、但是看起来却像四十多岁的中年大妈了。

  她倒是时不时来南锣鼓巷这边,所以董爱国并不陌生。

  就胡德祥现如今的样子,让她跟陈国华站一块儿,那画面要多不和谐就有多不和谐。

  因此,董爱国这么一说,邻居们自动脑补,于是瞬间爆笑了起来。

  “放你娘的狗屁,我大哥怎么可能吹牛?”

  不等胡德祥开口,胡德胜就冲着董爱国骂了一句。

  一旁的范秀丽,脸色瞬间变成了猪肝色,她儿子董爱国的表情也是变得十分难看。

  “胡德胜,你丫好好说话不行么?这儿可是谢主任家!”

  董大兴拦着自己媳妇和儿子,冲着胡德胜警告道。

  此时,谢小芳的家人也开口了,这场争端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一群人都是普通老百姓,让他们不吹牛或者不骂人,还真挺难的。

  不过大家伙儿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了电视机画面上,因为此时的画面正好是进入太空当中,似乎要进行对接了。

  在太空中,空间站各舱进行交会对接是两载人航天器实现轨道交会并完成对接的过程。

  可以说空间站对接是实现航天站、航天飞机、太空平台和空间运输系统的空间装配、回收、补给、维修、航天员交换以及营救等在轨道上服务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

  作为一项十分先进的技术,交会对接技术的应用领域可以说是十分广泛的,比如微波交会雷达、无人航天器、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任务等。

  微波交会雷达是最可靠的远距离策略手段之一,特别是在最后逼近和对接阶段,光学成像敏感器有更突出的优点。

  振华研究所在针对空间站交会对接技术上面,早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开发和测试,从最开始的阶段,就是已经利用定位导航技术、微波交会雷达、激光雷达等多重技术来实现对接测量。

  然后再通过航天飞船上的船载设备和地面站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自动对接。

  这个自动对接就不需要航天员进行手动操控了。

  以振华研究所目前的计算机等相关技术水平,实现自动对接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当然,即便是计算机模拟了几十上百亿次之多,也不如在太空中进行一次对接的测试来得重要。

  万幸的是,早在南天门空间站试验舱的那五年时间里,早就进行了多次交会对接技术的测试。

  那可是在距离地面四百多公里的太空中的测试,跟计算机模拟测试当然有很大不同。

  听着电视广播员的介绍,胡德祥等人全都屏气凝神,似乎是他们自己在操作对接一样,表情格外认真。

  这个时代的人看电视,确实很认真,就算只是看电影电视剧,那绝对是‘废寝忘食’一般,看得格外细致认真。

  最近这些年,不管是港岛那还是内地,一些好看的电视剧出来的时候,比如上海滩、霍元甲等之类的经典影视剧,确实很容易造成万人空巷的场面。

  “成功了,我们的节点舱终于对接成功了”

  电视广播员的声音都有些激动了,南锣鼓巷四合院的院子里,邻居们那激动的声音更是传出去蛮远的。

  此时,京城很多地方,都在欢呼雀跃当中。

  大西北,航天发射中心,指挥大厅里,陈国华他们也同样很高兴。

  第一次进行如此详细的直播,说实话,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从发射升空,到进入太空当中,再到飞行半圈追上南天门空间站,然后再进行交会对接,这整个过程都在直播当中。

  由此可见,大家的压力有多大了。

  万幸的是,并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所谓的延时十秒直播画面,也基本上没有派上用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a68.org。小说吧手机版:https://m.ba68.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